不想做愛就是無性戀嗎?一次搞懂無性戀與泛性戀、紙性戀的差別及3 大特徵

把日子過得有光
J&L Jewelry
J&L輕珠寶不僅是配飾,它總能化身為永不止息的燭光, 在黑暗中點亮、溫柔支持著我們,時刻伴隨我們成為更強韌的自己。

文章目錄

你曾懷疑過自己為什麼對性行為不感興趣,或是在與伴侶互動中,發現自己無法對對方產生性慾卻仍有愛對方?

別急著把問題都歸咎於自己,也別讓社會的期待定義你是誰;

其實,性傾向的光譜比你想像得更豐富,無性戀就是一種經常被誤解、但值得理解的存在。

本文將帶你一次認識:

  • 無性戀是什麼?和獨身主義有何不同?
  • 泛性戀、紙性戀又是什麼意思?
  • 無性戀者面對的社會壓力

無性戀是什麼?和泛性戀、紙性戀一樣嗎?

無性戀定義

無性戀(asexuality)是一種性傾向,指一個人不受性所吸引

無性戀與獨身/不婚主義(celibacy)的不同在於,無性戀是一種天生的性傾向,而非個人的選擇

獨身 vs 無性戀

名詞解釋
獨身基於某些理由而「選擇」沒有性行為
無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力

泛性戀定義

泛性戀(Pansexuality)是一種性傾向,指一個人被另一個個體所吸引,且不因對方的生理性別或性別認同而產生隔閡。

也就是說,生理性別或性別認同不是影響泛性戀者是否會喜歡對方的因素

紙性戀定義

紙性戀(Fictosexuality)是一種性傾向,指對虛構角色產生愛或性慾望

紙性戀者會被動漫、小說、遊戲等虛構作品中的角色所吸引,並對這些角色產生愛或性慾望,超越了現實中的人際關係,因此通常被歸類為「非對人性戀」(non-human-object sexuality)的一種。

紙性戀、泛性戀、無性戀比一比

名詞解釋
無性戀不受性所吸引
泛性戀不因對方的生理性別或性別認同而(不)被吸引
紙性戀對虛構角色產生愛或性慾望

怎麼分辨對方是不是無性戀?無性戀者的 3 個特點

🌟無性戀者特點 1|異質性高

無性戀者的差異大,異質性高,其實沒有特別明顯的特徵;除了在性慾對性行為的定義不同(有些認為擁抱之外就是性行為,有些則可接受愛撫但排斥插入式性交)外,無性戀者受到浪漫愛的吸引程度亦不同。

無論你想怎麼愛,都值得被珍視。
因為你就像每一件 J&L Jewelry 飾品一樣獨一無二
無論你想怎麼愛,都值得被珍視。
因為你就像每一件 J&L Jewelry 飾品一樣獨一無二!

🌟無性戀者特點 2|性、愛分離的觀點

對無性戀者來說,欣賞對方的外表不一定會導致其想與對方發生性行為的慾望或需求。

而無性戀者通常能概括性地被分類為「有浪漫愛無性戀(romantic asexual, RA)」或「無浪漫愛無性戀(aromantic asexual, AA)」。

無浪漫愛無性戀指不特別想建立親密關係,因此和對象建立的關係更像是知己

有浪漫愛無性戀者期待的是情人的親密關係,戀愛對象包含異性、同性、雙性和泛性愛等。

🌟無性戀者特點 3|可能自慰/發生性行為

部分無性戀者可能會自慰或觀看情色影音,但無性戀者不會將這些行為視為為了解決性慾的行為,而可能是為了紓壓或確認自我認同;無性戀者會將這些行為「去性化」,就像是在做一件自己就可以解決的普通的事,但不會想和別人一起做

即便無性戀者不想要或無法從性行為中感到愉悅,也可能因為某些原因(如維持伴侶關係、盡義務、探索自我、生育子女)而同意發生性行為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不想要但合意的性」(unwanted consensual sex)。

無性戀者特點一覽表

特點說明
異質性高無性戀者的差異大,其實沒有特別明顯的特徵
性、愛分離的觀點欣賞外表不一定會導致無性戀者想與對方發生性行為
可能自慰/發生性行為無性戀者不會將自慰/性行為當作解決性慾的方法,而可能是為了紓壓/確認自我認同

身邊很少無性戀者?無性戀者面對的 3 個現身壓力

😫 無性戀者的現身壓力 1|能見度低(太少人知道無性戀)

相較同性戀或雙性戀,無性戀一詞較不為大眾所知,導致無性戀者可能不知如何解釋自己的性傾向被認為是生病;反之,無性戀也可能被沒問題化、否定存在,比被如解釋為人際關係不佳、內向、未曾有過性行為所導致。

😫 無性戀者的現身壓力 2|自我認同困惑(不確定自己的性向)

即使無性戀者不為性慾所困擾,也可能被醫療體系誤診為思覺失調、性創傷、性偏差或性慾低下障礙;因此在確認自己是無性戀前,大部分的無性戀者都可能經過一番自我懷疑,甚至自我否定才會確定自己是無性戀者。

戴上J&L Jewelry ,讓飾品陪伴你度過每個混亂的時刻
戴上J&L Jewelry ,讓飾品陪伴你度過每個混亂的時刻

😫 無性戀者的現身壓力 3|社會(對性慾的)刻板印象

社會大眾普遍認為每個人都有性慾和尋求性關係的動機,以及男性性慾高的刻板印象是無性戀者現身的壓力。

而無浪漫愛無性戀的知己關較有浪漫愛無性戀的現身壓力相對低。

無性戀者現身壓力一覽表

壓力說明
能見度低(太少人知道無性戀)不知如何解釋無性戀,可能被認為是生病或反之被否定有無性戀的存在
自我認同困惑(不確定自己的性向)即使無性戀者不為性慾所困擾,也可能誤診為疾病,因此無性戀者需要很長的時間確認自己的性傾向
刻板印象社會有「每個人有性慾」、「男性性慾高」的刻板印象

性不是衡量愛的唯一尺度

性不是愛的必要條件,關係也不該用單一模式去衡量對錯。

無性戀、泛性戀、紙性戀都是真實的性傾向,只是過去我們知道得太少、了解得不夠。

當我們願意理解更多關係樣貌,也是在拓寬世界對「愛」的定義

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正經歷性傾向上的自我探索,不妨慢下來,傾聽自己真正的感受──無論你愛的是誰,怎麼愛、怎麼不愛,都值得被理解與尊重。

讓J&L Jewelry 擁抱你每個不被理解的感受
J&L Jewelry 擁抱你每個不被理解的感受!

FAQ

無性戀者會談戀愛嗎?

無性戀指不會被性所吸引,但不代表不會談感情、建立深厚的情感關係,只是關係不一定包含性。

會自慰、喜歡自慰的人也有可能是無性戀嗎?

性傾向是一個光譜,不像癌症一樣非黑即白。無性戀也可能會自慰,但對無性戀者來說,自慰可能像是追劇的普通紓壓活動,也不會想跟他人發生性行為哦!

無性戀者能有親密關係或婚姻嗎?

當然可以!有些無性戀者也會結婚生子;只要雙方尊重、理解彼此的需求,都是健康且值得肯定的關係!

身為非主流性傾向的人,總覺得難被理解/不知道該不該跟別人說自己的性傾向怎麼辦?

你不是孤單的。大部分無性戀者在確認、甚至公開自己的性傾向前,都會經過一番自我懷疑;別急著否定或給自己壓力,重要的是找到願意聆聽你的人!

參考資料

王泓亮. (2014). 無性之愛: 性化社會下的無性戀經驗探究.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學位論文, 1-115.

李亭萱. (2021). 臺灣無性戀於華人文化現身處境之探討. 輔導與諮商學報, 43(1), 1-20.

» 更多推薦:

黑豆水怎麼喝?黑豆水功效與禁忌、成分、煮法大全!
【2025】涼蓆推薦品牌 TOP 5 評比排行|價格、特色大公開!

更多精選文章
搜尋更多優質好文
更多精選文章
本周熱門文章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