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耳洞攻略|2種打耳洞的方法 + 4大保養技巧一次看

把日子過得有光
J&L Jewelry
J&L輕珠寶不僅是配飾,它總能化身為永不止息的燭光, 在黑暗中點亮、溫柔支持著我們,時刻伴隨我們成為更強韌的自己。

文章目錄

你是否想打耳洞,但擔心會感染、留疤,也不知道該選擇哪種穿耳洞的方式?

打耳洞看似簡單,卻隱藏許多讓人後悔的潛在風險——選錯方式、保養不當、耳洞反覆發炎……這些問題若一開始沒處理好,不只會讓耳洞恢復時間拉長,還可能永久留疤。

本篇文章將一次解析「手穿耳洞」與「耳洞槍穿耳」的差異,並分享 4 個關鍵保養方法和推薦的耳環飾品,幫你安全又漂亮地擁有理想耳洞。

穿耳洞方式

穿耳洞方式 1|手穿耳洞

手穿耳洞的恢復期較短感染風險較低,打的位置較耳洞槍穿耳精準,因此若想在構造較複雜的位置(如耳骨、耳窩、海螺)打耳洞,手穿耳洞是比耳洞槍穿耳更好的選擇!

不過,穿耳洞的過程較耳洞槍穿耳漫長,若是至醫療院所穿耳,則可能會因為需先上麻藥而耗時更久。

穿耳洞方式 2|耳洞槍穿耳

耳洞槍穿耳的價錢較手穿耳洞便宜,有些販售飾品的店家甚至會提供購買商品送穿耳洞的服務。

雖然通常在打耳洞前,店家會先用酒精消毒耳洞槍,但因耳洞槍的槍管較難被消毒,因此除非店家使用的是使用一次及拋棄的耳洞槍,否則選擇耳洞槍穿耳洞的方式可能會被槍管內的細菌病毒感染,因此較適合在構造較不複雜的位置(如耳垂)選擇用耳洞槍穿耳的方式打耳洞。

打耳洞方式差異比較一覽表

價錢恢復期適合位置感染風險
手穿耳洞構造複雜(如耳骨、耳窩、海螺)較低
耳洞槍穿耳構造簡單(如耳垂)較高

怎麼保養耳洞?戴耳環會過敏怎麼辦?4 個保養耳洞的方法

耳洞保養方法 1|定期清潔耳洞

在耳洞傷口癒合前,應避免讓耳洞碰水,並用生理食鹽水(而非酒精)清潔傷口;在醫療院所穿耳洞者應吃完醫生開立之抗生素或藥膏,通常耳洞傷口紅腫發炎的情況會在一週內逐漸好轉。

耳洞保養方法 2|避免細菌感染

剛打完耳洞時,可能會想要一直摸耳洞,但這麼做可能會導致傷口被感染,因此無論是平常還是清潔耳洞時,都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傷口;在接觸傷口前,務必先用酒精消毒手!

耳洞保養方法 3|選擇款式簡單的耳環

剛打耳洞時,為避免刺激傷口,不應隨意取下或改變耳環的位置,因此一開始選擇配戴越簡單、輕巧的款式越好;等三至四個禮拜、不再感覺分泌組織液後,就可以更換新的耳環。

平常在運動時,盡量避免帶太重的耳環,避免對耳洞造成壓力哦!

耳洞保養方法 4|選擇抗敏材質的耳環

矽膠鋼針醫療級不鏽鋼、惰性金屬的純金純銀是不容易使人體產生過敏反應的材質,J&L Jewelry 的飾品皆有抗過敏的特性!

延伸閱讀 > K 金懶人包|24K、18K、14K 和 10K 是什麼意思?K 金特性、顏色、推薦飾品一次看!

保養耳洞的方法

保養方法說明
定期清潔耳洞傷口癒合前避免碰水、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
避免細菌感染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傷口,接觸傷口前先用酒精消毒手
戴款式簡單的耳環剛打耳洞時應避免更換耳飾,且建議佩戴輕巧的款式
選擇抗敏材質的耳環矽膠、鋼針、醫療級不鏽鋼、純金及純銀是較不易產生過敏反應的材質

耳環推薦

耳環推薦 1|NANA耳環 

設計私語:美麗、自信

日本金工師傅手工製作,特殊方形切割設計的天然真鑽/天然彩色藍寶石

日本金工師傅手工製作的耳環
方形切割設計的天然真鑽

耳環推薦 2|芙蕾雅系列-小耳垂救星 

蝴蝶結滾珠邊簍空設計搭配天然鑽石

特別將耳環大小縮小,適合耳垂小的妳/你

縮小的耳環
適合耳垂小的人

耳環推薦 3|純銀愛心圈鑽耳環 

925 純銀的材質配上 0.10ct 的鑽石

提供黃、白兩種顏色選擇

使用純銀不易過敏的材質

戴耳環從保養耳洞開始!

打耳洞的過程看似簡單,但從選擇穿耳方式到後續的清潔保養,每一步都攸關耳洞是否能健康恢復、自然成型。若希望降低感染風險並讓耳洞位置更精準,建議選擇手穿耳洞;若僅打在耳垂且預算有限,也可考慮耳洞槍穿耳,但須注意消毒衛生與保養細節。

打完耳洞後,務必定期清潔、避免碰觸傷口、選擇簡單輕巧且抗敏材質的耳飾,才能安全地讓耳洞穩定癒合、自然成形,擁有理想耳環造型不再是難事!

FAQ

打耳洞很痛嗎?

打耳洞的痛感因人和位置、是否有打麻藥而異,一般來說耳垂位置的痛感最低,對耳輪和對耳屏的位置痛感最高。

打耳洞後多久可以換耳環?

一般建議至少等待 6~8 週癒合後再換耳環,避免造成感染或撕裂傷口。

未滿 18 歲可以打耳洞嗎?

多數打耳洞店家會要求未成年人打耳洞需家長陪同或簽同意書,建議事先確認相關規定。

耳洞癒合期間不小心碰撞到傷口怎麼辦?

若無流血或劇烈疼痛,可用生理食鹽水清潔並觀察幾日,若持續不適則須就醫。

» 更多推薦:

黑豆水怎麼喝?黑豆水功效與禁忌、成分、煮法大全!
COOLMAX是智商稅嗎?你一定要知道的五大優勢跟三個缺點

更多精選文章
搜尋更多優質好文
更多精選文章
本周熱門文章
返回頂端